【記者小雪/苗栗報導】苗栗縣造橋鄉與頭屋鄉交界處預計設置一處面積約26公頃的「大桃坪土石資源堆置場」,引發當地居民強烈反彈。114年6月5日上午,業者舉辦水保工程施工前公開說明會,數十位反對居民則在預定地入口集結舉行記者會,高喊「不要建築廢棄物、抗爭到底」,表達杯葛立場,並已提起行政訴訟,盼在訴訟結果出爐前停止動工。
該土資場主要收受建築及公共工程剩餘土石方,亦將納入明德水庫清淤的淤泥。居民擔心設置後恐影響水資源、觀光產業與交通安全,遂組成自救會,數度陳情抗議。雖案已於2024年5月通過環評審查,仍持續爭議不斷。
說明會中,業者表示,26公頃範圍中實際填埋面積為12公頃,分為東側(4.6公頃,約86萬立方公尺)與西側(7.7公頃,約107萬立方公尺),並規劃滯洪池、沉砂池等水保設施。業者強調,此為永久性填埋場,將分階段提報環境監測報告,並接受環保局查核。
造橋鄉大龍村村長盧松源雖表達反對,但認為既已過環評,唯有要求業者不得夜間作業影響居民安寧,並建議聘任村民擔任稽查員監督。業者代表呂沛霖表示支持地方參與,盼透過合作促進地方繁榮,也重申填埋內容為「乾淨土方」,不涉有害廢棄物。
不過,反對方並不買帳。自救會長李禮爐及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專員陳祺忠均對土方「乾淨」與否表示質疑,認為若土方具價值,業者難以做虧本生意。頭屋鄉明德村村長謝文達強調,當地為國家低碳永續銀級認證社區,靠環境教育與觀光發展維生,若引入重車與污染源,將摧毀多年努力成果。
據業者規劃,營運期間卡車每小時將有約26車次往返,當地居民與導覽解說員陳建龍均憂心將導致空污、噪音、車道爭用及交通事故風險,衝擊遊覽車行程與明德水庫整體觀光吸引力。
頭屋鄉長徐鑫榮也現身聲援,指出明德水庫已獲交通部觀光署與客委會逾4億元補助,正打造自行車環湖步道等亮點建設,若與砂石車路線重疊,將與觀光訴求互相衝突,呼籲業者重新評估運輸規劃。
另有居民指出,依據《苗栗縣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及資源堆置處理場設置管理自治條例》第19條,設置場址不得鄰近自來水水源保護區或距取水體1公里內,而大桃坪土資場距明德水庫不到千公尺,質疑設址違規。
自救會目前已提起行政訴訟,盼法院審理釐清是否合法,並呼籲業者尊重司法程序,在判決出爐前暫停一切施工,以保障居民生存權與環境永續發展。
圖:頭屋鄉長徐鑫榮(右前方白衣者)親赴現場聲援反對設置大桃坪土石資源堆置場的民眾,與居民一同舉牌抗議,要求保護明德水庫與地方觀光發展,呼籲業者審慎評估場址與運輸規劃。
圖:反大桃坪土石堆置場自救會在苗栗明德水庫126縣道抗議, 堅決反對在水庫附近開闢土石堆置場
圖:開發基地的運輸路線,主要聯外道路為縣道126再接台13線
-
2025-07-16 15:11:00
-
2025-07-15 21:12:00
-
2025-07-15 18:45:00
-
2025-07-14 20:39:35
-
2025-07-14 09:44:00
-
2025-07-13 18:51:00
-
2025-07-13 18:05:00
-
2025-07-13 15:37:00
-
2025-07-13 14:58:00
-
2025-07-13 00:10:00
-
2025-07-10 1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