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小雪/苗栗報導】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今(9)日啟動「小小綠手指2.0」課程,持續強化竹苗淺山受脅植物的在地保種與復育工作。該課程由新埔國小與社區攜手合作,落實《生物多樣性公約》三大目標,藉由校園與社區共育的模式,擴大保育教育影響力,打造融合教育與實踐的示範據點。
苗栗通霄地區為臺灣西北部低海拔受脅植物的重要分布帶。新竹分署自110年起與林業試驗所、新埔國小及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實踐「保種-復育-利用」三階段策略,於111年設立「迷你保種園」,種植逾20種受脅植物,開展保種在地化行動。
「小小綠手指」計畫自推出後廣獲師生與社區好評,今年升級2.0版,由新埔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柏源授課,教導學生學習島田氏雞兒腸、庭梅、三葉埔姜與新竹油菊等珍稀植物的扦插與育苗技巧,並透過植物故事啟發生態保育認同。
新竹分署表示,課程不僅讓孩子們理解家鄉生態的重要性,也擴大社區參與。社區居民經輔導後成為推廣種子教師,傳承植物辨識與繁殖技術,落實「在地保種、惠益共享」理念,讓保種工作從教室走入生活。
新埔國小王慶華校長指出,校園花圃過去種植非原生種金露花,常因枯枝刺傷學生,轉型迷你保種園後不僅更安全,也具保育教育意義。今年更規劃校園網室作為育苗場,並將向苗栗沿海五鄉鎮友校推廣,串聯校際合作,共守在地生態。
新竹分署分署長夏榮生表示,新埔社區所在的里山地區為珍稀植物重要棲地,分署將依國土生態保育藍圖,逐步推進物種與棲地保護,落實《生物多樣性公約》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未來更希望社區培育苗木能與企業、公部門景觀需求結合,實現保育與永續並進的目標。
新埔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柏源擔任「小小綠手指2.0」課程育苗講師,與小朋友互動熱絡。(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黃婉如提供))
從新埔國小受脅植物「迷你保種園」採集三葉埔姜與庭梅枝條,準備插穗!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黃婉如提供)
本次課程學習4種受脅植物的扦插繁殖與育苗技巧,包括島田氏雞兒腸、庭梅、三葉埔姜及新竹油菊。(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黃婉如提供)
-
2025-05-09 16:11:56
-
2025-05-09 15:46:49
-
2025-05-09 15:45:07
-
2025-05-09 09:59:00
-
2025-05-08 15:31:02
-
2025-05-07 17:26:00
-
2025-05-07 15:44:03
-
2025-05-07 14:58:53
-
2025-05-07 13:40:31
-
2025-05-06 15:55:25
-
2025-05-06 15:52:38
-
2025-05-03 1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