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小雪/苗栗報導
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賽夏族攜手打造的「巴卡山的家」,今(7)日在苗栗縣南庄正式開幕。典禮現場聚集近60位來自政府部門、部落長老、地方鄉親及美國、菲律賓等國際學者專家共同見證,展現山林共管與部落合作的新里程碑。
「巴卡山」(Pakasan)在賽夏族語中意指「爸爸、媽媽、孩子一家人」,象徵族群與政府和諧共生。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賽夏族合作社理事長根誌優、新竹分署長夏榮生、政治大學教授官大偉,以及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Abel Valenzuela共同揭幕。Valenzuela致詞時強調,見證部落族人與政府放下對立、攜手合作,「這是一段艱辛且意義深遠的歷程,令人振奮,也值得美國學習。」開幕當天亦舉辦小農市集,展售在地農作與特色產品,呈現部落文化的活力與共創力。
舊倉庫變身部落共創基地
「巴卡山的家」位於南庄老街旁,前身是新竹分署南庄分站倉庫,長期作為防救火設備與儀器存放處。經過活化再利用,這棟白色建築如今成為展示林業共管及循環經濟成果的基地。館內裝潢以南庄國有林地生產的國產材打造,簡約溫潤;展品則由賽夏族人運用林業剩餘資材製成,從木筷、木椅到拇指琴,化廢為寶,兼具減碳效益與藝術價值。
政府與部落共管成果豐碩
自107年起,林業保育署與賽夏族簽署友好夥伴協議,以「互信、互助、互利、共享」為核心理念,共同推動林業永續。新竹分署與部落合作的成果包括:巡護山林、林下養蜂、段木香菇栽培、生態旅遊、文化復振,以及依FSC標準經營林木並推動資材循環再利用。多年來已吸引上百個國內部落、社區與學術單位前來取經。
里山精神走向國際
新竹分署表示,「巴卡山的家」將成為林業政策推動與部落合作的重要平台,也讓國際學者實地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里山精神。未來,期盼透過共管機制結合在地知識與專業林業,兼顧森林資源永續、部落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並將臺灣的社區林業故事推向國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林華慶署長致詞(新竹分署攝影)
「巴卡山的家」揭牌儀式(新竹分署攝影)
「巴卡山的家」揭牌儀式(新竹分署攝影)
小農市集呈現南庄地區多元族群文化背景,並展示地方農林產業成果。(新竹分署攝影)
-
2025-09-07 20:32:25
-
2025-09-07 18:08:20
-
2025-09-07 18:06:25
-
2025-09-07 17:21:29
-
2025-09-07 17:01:12
-
2025-09-07 16:32:49
-
2025-09-07 15:26:38
-
2025-09-07 13:20:15
-
2025-09-07 12:35:00
-
2025-09-07 08:35:18
-
2025-09-07 08: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