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 傅建峰、黃雋淮/臺南報導】
安平靈濟殿的「孤棚祭」,是安平區特有農曆七月普渡儀式,至今已傳承百餘年,特殊的孤棚外觀及祭典方式,具有其歷史意義及特殊性,被稱為「全台唯一」。今年活動再增加讓小朋友增加儲蓄觀念的「豬仔會」及國中學生擔任解說,而綁篙餞DIY也由家長率小朋友來共同體驗。
▲安平靈濟殿31日辦理「孤棚祭」學生擔任導覽解說員。(靈濟殿 提供)
靈濟殿的「孤棚祭」在2016年受登錄為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是一般廟宇的七月普渡有些不一樣,是在廟埕前搭一座「孤棚」,將許多祭品綁在竹篙上,棚四周各綁一隻豬,此棚上祭品只要供給在台南運河內的「老大公」食用,為讓「老大公」能順利上孤棚,在棚上架設一條白布「步道」直到運河內讓「老大公」上去,而其屬下則在另一旁的並普渡場食用。
▲安平靈濟殿特由習俗,就是為讓「老大公」能順利上孤棚,在棚上架設一條白布「步道」直到運河內讓「老大公」上去。(靈濟殿 提供)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九,靈濟殿的「孤棚祭」都會舉辦綁篙餞DIY體驗活動,邀請民眾共同參與並體驗這項特殊的宗教文化,而今年增加「青少年」與「豬仔會」,「青少年」是邀請國中生的當孤棚祭各細節內容的導覽解說員,先由老師來訓練他們來了解廟宇的傳統文化,並將所學一一解說出,而「豬仔會」。,是在民間信仰中,祭祀時使用全隻生豬,代表信眾虔誠、隆重的心意,但豬隻的成本非常高,對於早期的先民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因此先民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困境,發展出港仔尾社獨有,且專為孤棚祭供應全豬敬品的民間儲蓄互助會─「豬仔會」,為了延續先民的團結、互助精神,文創商品「豬仔會」撲滿,也應運而生。
▲安平靈濟殿31日辦理「孤棚祭」學生擔任導覽解說員。(靈濟殿 提供)
今年廟方備200隻「豬仔會」撲滿,很快被秒殺。廟方主委何志章表示,加入豬仔會的入會金是100元,即贈豬仔撲滿一個,廟方並經道長加持並贈5元、1元各2枚,5元取其音同「有緣」,而兩個5元代表人緣與財緣;1元兩枚則象徵一元復始,緣份好運由此開始。餘額88(發發),則是為「豬仔會」引來財運。來鼓勵加入者存錢,明年豬仔回娘家時,將存款取出,廟方會再重新由道長再加持一次,再放5元一枚。
▲靈濟殿的「孤棚祭」都會舉辦綁篙餞DIY體驗活動,邀請民眾共同參與並體驗這項特殊的宗教文化。(靈濟殿 提供)
▲廟方主委何志章表示,加入豬仔會的入會金是100元,即贈豬仔撲滿一個。(靈濟殿 提供)
這次活動是下午2時開始,先分組至定點的學生解說員來講解「孤棚祭」的由來與各項注意事項等,隨後由家長帶領小朋友共同綁篙餞,共同為晚上的祭典活動而準備。
-
2025-08-31 19:33:27
-
2025-08-31 17:54:58
-
2025-08-31 17:35:24
-
2025-08-31 15:51:56
-
2025-08-31 15:28:00
-
2025-08-31 15:13:00
-
2025-08-31 14:59:00
-
2025-08-31 14:45:00
-
2025-08-31 10:21:44
-
2025-08-31 10:04:00
-
2025-08-31 09: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