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適逢水利局於上半年度裝設「三老爺宮‑十二花神」污水人孔蓋,臺南市北區區公所今(17日)上午特地安排以花神圖樣手繪扇手作課程,並帶領公所所在周邊學童一起認識三老爺宮與鴨母寮的歷史,開啟一場人文歷史的「花神小旅行」!
▲北區公所辦理花神圖樣手繪扇手作課 帶領小學生走一場「花神小旅行」。(北區公所 提供)
清晨一早,在北華里活動中心集合。每位小朋友先領取一把特別製作的「花神主題扇」,在老師的講解下,畫出自己獨特的花神扇,扇子中留有一處讓小朋友學古人可以題字或寫下自己名字,有位小朋友就寫上「花現金城吾」。之後,學童們帶著畫好的扇子扇著徐徐微風、一邊聆聽導覽,認識這套孔蓋背後的故事與三老爺宮的歷史淵源,老師告訴小朋友三老爺宮廟裡的柱子和一般不同不是以龍為主而是花鳥為主最上方還有鳳凰,大家伸長脖子驚呼連連,氣氛既生動又充滿互動樂趣。
▲北區公所辦理花神圖樣手繪扇手作課 帶領小學生走一場「花神小旅行」。(北區公所 提供)
水利局人孔蓋目前已有四款特色污水孔蓋於5月15日正式啟用,目前已設置 40 處,分布於北華街、裕民街、長北街及周邊巷弄。孔蓋不只是日常設施,也是一幅幅的畫布,誘引市民慢下腳步欣賞、理解以三老爺宮為信仰中心與周邊環境交織出的歷史故事。
▲北區公所辦理花神圖樣手繪扇手作課 帶領小學生走一場「花神小旅行」。(北區公所 提供)
北區區長潘寶淑表示,希望孩子們從腳下的孔蓋開始發現城市的美,培養對在地文化的感受力與探索精神。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不僅提升文化連結,也讓城市街角更具生命力。
三老爺宮正殿中的「十二花神」壁畫由本地畫家薛明勳所繪,融合四季花卉與神祇人物,在全國廟宇中相當罕見,是信仰與美學兼具的藝術珍品。
這次首波推出四款花神孔蓋,未來三年內區公所與水利局計畫陸續完成全套十二花神系列,讓更多月份與人物主題鮮明登場,讓北區成為一個「行走即欣賞」的文化走廊。
北區公所鼓勵市民朋友週末攜家帶眷來一場「花神尋孔」小旅行,從北華街出發,沿途尋找孔蓋花神,感受巷弄中的歷史脈動與藝術驚喜。不論是步行散策還是親子打卡,沿路都能看到城市與信仰、美學與生活彼此融合的美好場景。
-
2025-07-17 21:18:45
-
2025-07-17 21:20:47
-
2025-07-17 20:04:00
-
2025-07-17 17:54:11
-
2025-07-17 17:48:00
-
2025-07-17 17:10:37
-
2025-07-17 16:54:30
-
2025-07-17 16:46:29
-
2025-07-17 16:12:46
-
2025-07-17 15:51:52
-
2025-07-17 15: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