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小雪/苗栗報導】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今(12)日於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苗栗香格里拉客家文物捐贈感謝儀式暨館慶做生日」,慶祝館舍成立13週年。活動以「紅粄集福」為主題,象徵客家人重視團圓與共享精神,並透過文物、美食與環境永續等多元方式,展現客家文化的新風貌。活動邀請建國國小合唱團以世界冠軍之姿獻唱揭開序幕,現場更有多個機關與團體獻上「生日禮」,包含勤美集團捐贈珍貴文物、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贈送原生愛玉苗,以及臺鐵公司推出聯名客家便當。
歡迎參觀-我們都在這場文化接力裡(接住記憶)
歡迎參觀-我們都在這場文化接力裡(接住記憶)
文物接力傳承客家記憶
最受矚目的生日大禮,來自勤美集團無償捐贈超過400件香格里拉樂園珍藏客庄文物,成為民間企業大批捐贈文化資產首例。這批文物由收藏家陳達明老師於1989年受香格里拉樂園委託徵集,反映當時客家庄日常生活。配合捐贈,文化館推出特展《我們都在這場文化接力裡》,同時展出象徵吉祥的「玉石蟠桃樹」,呼應客家八音〈蟠桃會〉,豐富展覽層次與文化內涵。
客式便當傳遞味覺文化
本次館慶也與臺鐵公司首次跨界合作,推出限量「幸福食客便當」,主打國產五花肉製作的鹹豬肉炒蒜苗,搭配紅槽肉、客家小炒、鳳梨炒木耳、鹹蛋苦瓜等經典菜色。該便當將於5月12日至19日限定販售,每日限量100個,售價150元,販售地點為臺鐵臺中、彰化、新竹站及高鐵新烏日站,讓旅人能在旅途中品嚐道地客庄風味。
生態永續融合文化教育
活動另一亮點為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捐贈臺灣原生植物——愛玉苗,並共同於文化館種植,象徵文化與生態融合。未來,該植物將納入環境教育課程,結合客家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推動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也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5)中對陸域生態的保育與永續利用。
三重意涵 展望未來
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致詞表示,本次館慶有三項重要意義:其一是勤美集團捐贈文物,保存並傳承客家常民記憶;其二為推廣環境教育,感謝苗改場捐贈愛玉苗;其三則是與臺鐵合作推廣客家美食。他強調,客家文化館是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的窗口,期待持續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則表示,13年來在文物典藏、文化推廣與國際交流方面均有長足進步,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國內外機構的合作,拓展客家文化影響力。
此外,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客家文化館南北園區將舉辦一系列趣味活動,包括「小小客語薪傳師」及「恁慶館友挑戰賽」,詳情可至客家委員會客發中心或臺灣客家文化館粉絲專頁查詢。
臺灣客家文化館館慶做生日各界獻上祝福大合影
臺灣客家文化館館慶做生日各界獻上祝福,勾嘴鞋等文物導覽解說(左起鍾東錦縣長、范佐銘副主委、何承育副總經理及鄭惠美老師)
-
2025-05-12 19:05:00
-
2025-05-12 18:57:30
-
2025-05-12 17:25:37
-
2025-05-12 17:17:44
-
2025-05-12 16:53:00
-
2025-05-12 16:37:40
-
2025-05-12 16:37:40
-
2025-05-12 16:26:00
-
2025-05-12 15:51:10
-
2025-05-12 15:45:49
-
2025-05-12 1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