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行政院今通過《青年基本法》,落實青年主流化。青年世代是支撐社會的中流砥柱,臺南市政府重視青年觀點,自2019年成立青年事務專責單位及青年事務委員會以來,確立了「就業、創業、成家、培力及公共參與」等五大面向,建構青年事務行政體系、擴大青年參與範圍、加碼政策資源配置,率先實踐《青年基本法》核心理念,展現地方治理前瞻與青年友善決心。
▲率先實踐青年基本法精神 臺南市全方位推動青年參與城市治理。(記者黃雋淮 翻攝)
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於研考會設立研展暨青年事務科,並於2019年12月成立「青年事務委員會」,建立專責行政平台,橫跨教育、文化、社會等局處協作推動,成為全國地方政府少數跨局整合青年政策的典範。黃偉哲強調,臺南是文化古都,也是科技新城,臺南的發展與前進需要年輕的聲音,因此,成立青年事務委員徵求更多各領域、對城市發展有想法的年輕人投入,在決定公共政策時,融入青年世代的觀點。
▲率先實踐青年基本法精神 臺南市全方位推動青年參與城市治理。(記者黃雋淮 翻攝)
研考會表示,為讓青年的意見具體落實到市府施政各層面,青年事務委員會成員包含市府機關首長,並視不同議題需求,另行組成工作小組,俾提出具體政策落實城市治理。
▲率先實踐青年基本法精神 臺南市全方位推動青年參與城市治理。(記者黃雋淮 翻攝)
研考會說明,不同於院版《青年基本法》草案將青年年齡訂為18至35歲,臺南市青年範圍採行18至40歲,展現包容性與實務彈性,涵納更多青年族群。研考會指出,臺南市本屆(第四屆)青年委員平均年齡29歲,最年輕僅19歲,突顯臺南長年深耕青年參與顯具成效,市府多項政策更源自青委提案,例如:青委倡議設置街舞空間,邀請學校社團於市府辦理各種活動登台表演,例如114年全中運號召120位臺南聯合高中生熱舞演出受到廣大民眾迴響。此外,青委建議調降青創貸款利率,經相關局處研議後予以採納並推出「5年全額利息補貼」,實質減輕青年創業負擔。
今年2月舉辦的第四屆青年事務委員會,首次將會議移師到臺灣首座國際數位遊牧據點─友愛市場創生聚落舉行,增進委員對市府新創據點的認識,進而了解市府鼓勵多元新創模式,因應愈來愈多數位工作家庭,打造兼具工作與育兒的親子友善工作空間,也鼓勵年輕學子接觸智慧產業及深化鏈結在地產業。
目前臺南市持續投入青年發展資源,114年度共編列逾51億元,提供青農培育、貸款補助等青年創業支持,開創全國首創公部門非暑期工讀,深入培養公共參與人才;提供育兒津貼、社宅興建支持青年成家;青年公共參與更透過青委、青年行動計畫與社造平台,激發青年的在地提案力與行動力。
臺南市配合《青年基本法》青年主流化,將持續爭取中央資源強化地方參與,設立橫向整合平台與資源補助制度,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資源,並賦予地方更大彈性,深化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共創青年發展新時代。
-
2025-05-01 20:45:12
-
2025-05-01 19:54:24
-
2025-05-01 18:19:48
-
2025-05-01 18:09:16
-
2025-05-01 17:23:57
-
2025-05-01 17:18:16
-
2025-05-01 16:56:00
-
2025-05-01 16:38:30
-
2025-05-01 16:27:13
-
2025-05-01 16:10:21
-
2025-05-01 15: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