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媒記者黃雋淮/臺南報導】
臺南市政府今(23)日在臺南市勞工育樂中心舉辦「114年伯公照護站成果觀摩交流會」,由客家委員會黃綠琬副處長、臺南市客委會專門委員黎燕玉與市議員王家貞、林美燕及超過250位長者,共同見證這一年來伯公照護站推動客家文化在社區扎根的成果。現場長者平均年齡超過75歲,個個精神奕奕、活力滿滿。除了精彩演出,還展出長輩們親手製作的客家手工藝品,展現高齡學習的熱情與創意。
▲114年伯公照護站成果觀摩交流會 銀髮展現客家新活力。(客委會 提供)
活動由府城真樂軒客家八音樂團以悠揚的八音樂曲揭開序幕,東區崇善、南區文南、白河昇安、歸仁七甲、永康西灣、新營民榮等六個伯公照護站長者輪番登台,帶來客家歌謠、山歌對唱、唸謠表演、舞蹈與擊鼓的演出,展現長者對客家文化的熱情與活力。仁德國小客家獅隊也到場共演助陣,讓全場充滿老幼共樂、熱鬧歡欣的氛圍。
▲114年伯公照護站成果觀摩交流會 銀髮展現客家新活力。(客委會 提供)
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目前約有13萬的客家人口,占全市人口約7%,雖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但全市已成立26座伯公照護站,掛牌數是全國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域第二多的縣市。每一座伯公站將客家語言、音樂、飲食與生活智慧融入照護與共學課程中,讓長者在日常熟悉的生活節奏裡感受客家文化溫度,也讓不同族群間互相交流、彼此學習。
▲114年伯公照護站成果觀摩交流會 銀髮展現客家新活力。(客委會 提供)
臺南市客委會主委陳新裕表示,今年特別製作紀錄片《樂齡客庄 Hakka Party》,記錄長者學講客語、唱山歌、做客家手作的過程與樂趣,讓客籍長輩重拾母語的感動,充分展現客家文化在社區中融合與創新的力量。他同時指出,臺南雖然沒有傳統的客庄,但伯公照護站卻是推動多元文化與族群共融的重要平台。透過唱客家歌、講客語、共同手作與律動,長輩們不僅豐富了生活,也讓客家文化在樂齡世代中展現新的生命力。市府將持續推動多元文化融入長照據點,打造一個不分族群、樂齡共學的銀髮友善城市。
-
2025-10-23 19:45:30
-
2025-10-23 19:36:57
-
2025-10-23 19:08:45
-
2025-10-23 17:49:22
-
2025-10-23 17:09:00
-
2025-10-23 17:39:00
-
2025-10-23 17:25:38
-
2025-10-23 17:02:39
-
2025-10-23 16:48:40
-
2025-10-23 16:02:00
-
2025-10-23 16: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