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1
關閉
2025-10-11 03:38:00
規模最大卻「霧茫茫」!南投國慶焰火選址引發質疑,觀賞品質大受影響

南投市祖師橋上~剛施放焰火的第一分鐘,焰火十分璀璨 ! (視傳媒記者 趙明慧/南投攝影)

【視傳媒記者 趙明慧 南投報導】 備受期待、號稱近十年規模最大的雙十國慶焰火,昨(10)日晚間首度在南投市貓羅溪畔施放,吸引超過20萬民眾到場。然而,這場長達40分鐘的焰火秀卻因選址的地理限制,導致觀賞品質大受影響,施放僅幾分鐘後,現場大部分觀賞區便「霧茫茫」一片,引發民眾在社群媒體上大量抱怨,並對地點的選擇提出質疑。

 


南投市祖師橋上~施放焰火後的第2分鐘,一分鐘前的煙火仍在上空未散 ! (視傳媒記者 趙明慧/南投攝影)

 

本次國慶焰火的施放地點位於南投縣農工商會展中心附近的貓羅溪畔,此處地勢相對低窪,屬於典型的盆地環境。根據分析,這成為影響觀賞效果的關鍵因素:

  • 空氣對流受阻: 盆地地形容易讓空氣對流受限,焰火產生的濃煙無法順利往高處或開闊處擴散,導致煙霧快速積聚滯留。

  • 風力影響加劇: 若當天風速不足,更會加劇煙霧的瀰漫。

現場觀眾表示,這場3萬多發的焰火秀,只有剛開始的幾分鐘還能看見燦爛景象,隨後便因濃煙遮蔽而陷入「黑色帷幕」中,「根本看不清楚」,讓這場南投建縣以來首次承辦的國家慶典,留下了觀賞體驗不佳的遺憾。

 


南投市祖師橋上~施放焰火後的第8分鐘,民眾已放棄觀賞,紛紛離席 ( 即圖中右側的流動人潮) ! (視傳媒記者 趙明慧/南投攝影)

 

南投縣府雖然力求突破,打造出近十年規模最大的焰火,但最終因地理環境受限,影響了民眾觀賞權益。面對此一情況,相關單位及未來主辦縣市應從中吸取經驗,重新研究地點的選擇,或規劃可行方案,避免憾事重演:

  • 實地勘查與氣象模擬: 未來焰火地點的選定,應更嚴謹地進行實地勘查,並納入風速、空氣對流條件等氣象與地形數據進行模擬分析,避免在盆地或狹窄區域施放長時間、大規模的焰火。

  • 縮短施放時間: 若無法避免在特定地形施放,可考慮縮短施放時間或降低施放密度,以減少煙霧產生的總量,確保有限時間內的觀賞品質。

  • 設置高處觀賞點: 鼓勵民眾前往地勢較高、空氣對流較佳的周邊區域觀賞,並加強引導與宣傳,確保最佳觀賞視野。

如何讓大型活動的創意與規模,不再受限於自然環境,將是未來籌備單位在規劃國家級慶典時,必須審慎思考與解決的重要課題。


南投市祖師橋上~施放焰火後的第30分鐘,原本密集的人潮大致已清空 ! (視傳媒記者 趙明慧/南投攝影)
 

網路炸鍋訊息~

berl.. 02.. 黃先生:「沒來現場的不用難過 現場看更難受 」

紀先生:「是大型爆炸現場」

變先生:「只有一分鐘就糊了」

Soph.. L..:「環境影響 沒辦法啊」


 

您可能有興趣